首页 >> 他山之石 >> 详细内容
 
他山之石 >> 正文
泸州职院对接产业新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专业和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日期:2021-09-27 16:56:34  发布人:sgb  浏览量:622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扎根泸州、服务四川、辐射川渝”的发展定位,对标国家战略,紧跟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对接泸州“三大千亿产业”新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高端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区域产业为靶标,推进专业群创新发展

完善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333专业群架构。学校根据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泸州白酒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等三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围绕自贸区等产业园区,以酿酒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等3个国内领先的核心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以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3个省内一流骨干高水平专业群为支撑,以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个省内领先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驱动,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的方式,使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加适应新时代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

健全专业群适应产业需求的动态调整机制。结合传统行业、产业升级改造,学校对传统专业进行调停并转和提质赋能;对接新兴产业、企业,探索新建一批专业、专业群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动态开展酿酒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的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分析,建立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供需关系谱系图,实时诊断专业与产业对应变化关系,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监测技术、早期教育等新专业,优化专业群结构布局,确保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先进性。

共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协同的新机制。借力政府,依托园区和行业协会,联合四川经纬教育、泸州老窖、吉利汽车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共商同议平台,建立基于价值创造与共建共享的产教深度融合体系化运作机制。在制度保障上,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群诊改制度,委托第三方每年对专业群诊断与评价,及时对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进行良性迭代升级,优化发展制度环境。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建成产教融合新典范

开放办学,共建产教融合新平台。“产教融合,融是关键”。为避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学校在探索产教融合之初,就“铁了心”要实现专业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破办学主体唯一性的理念和格局,下大力气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真正实现政校企园行多元协同的办学理念。学校先后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建“中国酒业学院”、与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蓝桥学院”、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阿里巴巴数字商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学院”、与腾讯云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吉利汽车产业学院”、与成都洲际酒店共建“英才学院”、与豪能科技共建“豪能学院”,这些合作旨在充分发挥企业“职业导师”和“经纪人”作用,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深耕内涵,共享产教融合新资源。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脱离、人才培养与实际使用相对脱节,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问题。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强化自身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教师素养、服务能力,增强合作吸引力,引凤来筑巢。在对标产业链建设专业群、解决人才培养方向性问题后,学校将课堂搬进经纬诺博幼儿园、龙涧酒庄、京伦酒店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校中厂、厂中校”“校中企、企中校”的教学环境打造,将行业、企业的工作环境、条件、场景还原分解于各个教学点,形成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和流程的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践职业岗位,解决人才供需问题。近年来,学校主动与行业龙头、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办学,建设了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从学生、学徒到准员工、员工的完整转变。

多维融通,共育产教融合新成果。人才培养既是产教融合的初衷,也是产教融合的成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学校重点在“共”字上做文章,与行业企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研课程教学标准,打造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构建产教融合人才成长“立交桥”,共用校企优秀师资团队,将行业一流大师带进教室,将先进技术引进课程,让学生进入行业龙头企业实习实训,确保产教融合育人质量。学校筹集各方资金,共投资1亿元建成占地23亩、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区域共享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面向川南渝西提供云计算、智能制造、茶艺师等10个以上工种的师资培训、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技能比赛,学历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深度融合,课岗证赛相融通,学生毕业即就业。

在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产教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目前,学校已与300多家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企业合作的订单班项目25个,订单育人1200余人,初步实现“产为教设,教促产兴”。在“学用零距离”的办学模式下,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成了“香饽饽”,也让学校招生从以前的“学校上门”变成了现在的“学生挤破门槛”。

(作者:何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本文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重大改革项目“基于高端产业链对接的地方高职产教融合集团建设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