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他山之石 >> 详细内容
 
他山之石 >> 正文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实现产业教育互融互促
日期:2024-01-22 20:18:22  发布人:sgb  浏览量:0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近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出“产教融合、多方联动,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模式,实现产业教育互融互促,切实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搭平台

构建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新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实践路径,在2023年10月与重庆欧利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欧利美口腔产业学院。这是学校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双元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的标志性举措。

近年来,学校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产教联动新模式。从红日中医产业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到欧利美口腔产业学院,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全国工商联高水平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7个、市校两级产业学院共18个、“区域医共体”1个;与梁平区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共建临床医学基地教学班16个,与云海药业共建中药制药基地班1个。这些合作成果打通了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渠道,充分激发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对接难题,让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两头热、两头甜”。

同时,学校还联合全国医药健康领域130余家知名企业、70余所医学类高校、150余所医院与重庆市万州区、四川省达州市等地方政府,成立全国中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教集团等“政校行院企”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合作平台;构建集团化多元融合办学机制,形成“同建专业、同建课程、同建基地、同建队伍、同推教改”的“五同”产教融合校企院育人模式,把产业需求转化为实践课程模块,把培养环节融入培养方案,共同打造基于产出导向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切实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医药健康产业迭代升级变革带来的产业人才需求。近5年来,学校携手各类合作平台订单定向培养学生约10万名,年均就业率达98.17%,专业对口率达85.4%,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8%。

抓转化

打造“产学研创用”深度融合新标杆

2023年10月,学生在三峡中药材种源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劳动实践的案例获得高度赞誉。这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深度融合“产学研创用”,以科研创新驱动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背后的科学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成重庆市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工程中心、重庆市传统道地药材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内培外引”,充实和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打造智力引擎,开展天然药物和传统道地药材种植、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5年来,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2个,立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311项,授权专利近40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80篇,出版中药专著4部,发现植物新种12个,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8项。

学校持续探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为更好地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后续工作)重大项目——三峡中药材种源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项目,围绕该项目投入2600万元,建成了“一中心三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包括三峡中药材种源繁育技术中心,岭上村、石坪村、箱子村3个占地600亩的种源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平台年产黄精、黄柏、芍药、桔梗、灵芝等适宜三峡库区大规模种植与推广的10多种中药材种苗约1000万株。目前,灵芝单品年产直接经济产值150万元。

畅渠道

探索育训并重融合发展新路径

学校研究成果《加强农业科技产学研协同、助推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入选教育部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圆乡村医生执业梦 做乡亲健康守护人——“四结合”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实践探索》入选2023年重庆市教育系统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这是学校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教育体系的积极成果。

学校坚持“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专注于基层尤其是乡村医药卫生健康领域,探索建立了适应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3个阶段有机衔接的乡村医生培养培训体系,形成了“政与校、线上与线下、点与面、育与训”的“四结合”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实践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搭平台、学校送资源、乡医获培训、人才促提升、群众得实惠”的多方共赢发展道路。近5年来,学校面向重庆市38个区县的乡村医生开展免费执业资格专项培训超1.2万人次,全市乡村医生中的执业(助理)医师比例整体提高10%,极大改善了全市乡村医生队伍结构。同时,坚持辐射带动西部,先后到西藏昌都市察雅县、类乌齐县、芒康县等地开展对口帮扶,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书,与当地医院共建医疗卫生专项援藏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入藏来渝”等方式,先后开展5批次医务人员执业资格与岗位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共同培训400余人次,助力提升当地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学校还积极与所在地的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承担医药卫生相关劳动技能培训,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美容师、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中药炮制工、中药材种植员、保健按摩师等岗位培训。

学校融通“岗课赛证”,全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构建涵盖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技能大赛成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的评价体系,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成“1+X”试点证书14个,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5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3项、省部级44项,共获奖336人次;学校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常在乡、常惠乡村医”“重庆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独腿医生”等一批乡村医生典型,先后被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学校积极响应“职业教育走出去”和中医药“走出去”号召,主动承接教育部援外项目、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与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费尔干纳公共卫生医学院共建“神农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因特麦迪创新医疗中心共建中医药海外中心,与乌干达坎帕拉国际大学共建海外学院。目前,学校已累计开展500余人次中医药技术与文化培训活动,并受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卫生部长峰会“传统医学论坛”,作主题发言。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办专业、联合共同体成员建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育人才”,全面推进产教协同,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快速发展。学校常年在“金平果”等权威发布的全国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前列。

未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立足作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

(冉隆平 李小山 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