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套筒灌浆实训场,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骆怡穿着工作服,迅速将制备好的灌浆料倒入灌浆筒,拧紧盖子接上空压机通气管,并将灌浆管插入灌浆孔,同时调节空压机以控制浆体流速,当灌浆料从上部灌浆口溢出时,及时插上橡皮封口,保压一分钟后,拔除灌浆管,迅速封堵。这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与施工”课堂上的一个场景。
“我们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我们不但有授课视频,而且准备了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学生在课前很容易就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实训课中老师只要强调关键点即可,可以节省不少课时供学生进行实训。”实训指导教师单奇峰说道。
“今天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完成实训操作,全赖于课前学习。利用学院建设的数字资源,很多内容我们在网上就能学会,虚实结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促进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骆怡如是说。
自浙江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来,工程造价专业群打造了“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新范式,推动了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实现了教学逻辑的自然回归;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的转变;丰富的实践性资源促进了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彰显出创新视野下教学的价值,值得分享与借鉴。
高起点开局
自“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来,工程造价专业群秉持“聚焦点、重质量、推应用”的理念,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过程中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将实际工程案例改造为可教学的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群根据专业群特点,实施“2+12”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开设了专业群相关的2个专业: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一体化开发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造与施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识图》《智能测量技术》等12部教材和12门课程。引进“1+X”考证项目10个,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校内实训基地6个。
高标准建设
为了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专业群团队教师学习了视频制作、课件动画、虚拟仿真、知识图谱等数字技术。采用外部引进一批、自己开发一批、合作建设一批等途径为课程添加优质素材,为高质量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开发教学资源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课堂改革为先导、教学需求为目标、校企合作为途径。绍兴是建筑之乡、浙江省建筑强市、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依托区域建筑业背景,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建设,引入工地场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引入工地与车间环境给学生见习和实习之用,引入数字技术开展个性化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开展技能认证,引入技术服务项目开展创新教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钟振宇介绍,3年来,专业群师生仅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就完成行业企业技术服务12项,并且形成地方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不少案例也应用到课程中。
高质量共享
教学资源建设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形态发生变化,教学已经从教师主讲转变为师生研讨式学习,教学场所从传统教室扩展到实训室、工地和网络云上。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了与国内外院校的同步交流:2023年6月,为新疆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同步课堂,三校共上一堂课;2022年9月至今,为尼日利亚埃邦伊州立大学开设了2门新技术双语课程,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工程与技术学院举办“中国古桥”专题报告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双高计划”建设期间,学校以服务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中装配式建筑领域人才培养为需求,牵头建设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教学资源库,促进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用户,构建“七大中心(课程中心、图谱中心、微课中心、素材中心、思政中心、行企中心、培训中心)、三大系统(知识图谱系统、资源生长系统、虚拟仿真系统)、‘1+X’平台(1个资源库平台+若干课程平台)”的资源库总体框架,按专业课程资源、特色实训资源、校企通用资源分类建设,通过中高职贯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一带一路”双语资源等途径扩大资源库的影响力。
目前,资源库牵头学校3所,参与学校24所,参与企业12家,建有课程35门,资源总数1.7万余条,数据总量达552GB,用户超2万名。
“学校教学资源建设体现了三大特点,即: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搭建平台,校企协作;优化资源,保证质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海清教授说道。3年来,工程造价专业群获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国家规划教材2部、浙江省课程思政项目2个、浙江省产教协同育人项目2个、绍兴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罗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