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 >> 详细内容
 
理论前沿 >> 正文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日期:2023-11-03 15:50:47  发布人:sgb  浏览量:1

安庆职院从四个维度推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改革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培养量足质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目标指向。以数字化为推动的产业快速迭代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断带来新变化、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推动考核评价改革,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作用,着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与保障。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立足专业发展实际,坚持以勤学笃行、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从考核评价的标准、主体、过程、手段四个维度积极展开探索和实践,为持续提升土建类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考核评价标准立体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院校在考核评价时应牢牢把握“三个并重”,引导和塑造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品格高尚、实践丰富、成绩良好的优秀学生,为考核评价改革铸造灵魂。

一是素养和技能并重,全方位评价。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的优良作风、高尚品格给予正向评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院通过调研市场需求、分析行业痛点,着眼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能力,关注其理论功底和知识更新习惯,以应对当下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迭代更新的局面。

二是过程和结果并重,全周期评价。学院制定契合生产实践流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后期评价,调整各评价项目的分值权重,不再单一对考核结果的“优劣”进行打分,而是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增加考试后对学生总结提炼能力、温故知新效果的跟踪考评。

三是岗位和教学并重,多角度评价。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评价标准不仅需要符合教学要求,也应体现企业的岗位需求。学院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使个人提升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随着产教融合持续深化,高职院校应继续转变思路,在政策指引下,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会同行业、企业共同展开考核评价,通过多元协同共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契合企业需求。

第一,多方合作建立考核机制。结合教学任务,邀请合作企业成立课程考核专业小组,成员由专任教师、外聘业内专家和企业导师组成,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和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项考务工作,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联结企业打磨专业团队。企业依托生产经营活动,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考核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提供真实项目案例、技术规范标准,补充和完善考核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研发新技术、制定新标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更打磨了专业团队,增强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其考核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单考查学生个体的能力,也关注整个团队完成任务的质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从团队中剥离。学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把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学生既是考核对象,又作为考核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多角度立体化地形成考核结果。

推进考核评价过程现场化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人才培养不光考查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技能。考核过程绝不能脱离实际,要“把试卷出在项目上、答案藏于工程中”,走进生产一线,溯源考核评价改革的本质。

一是考卷贴合真实项目。遵循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实训课程模块进行系统化整合。学院结合项目运作流程,从编制投标文件开始,到图纸识读、概预算、施工组织计划、各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直至工程验收,形成一套符合施工规律的实训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调整考核重心,同时链接企业案例和工程台账,把试卷出在项目上,让考题更贴近施工现场。

二是考场深入工程实地。为提高对生产一线的重视程度,避免学生对虚拟场景和现实环境产生认知偏差,便于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将教室“搬”到施工现场、把考场“设”在工地上;利用办公区域成立“实践课堂”,用于教学和组织考试,并结合施工段和后浇带进行现场演练,考查专业技能。学院计划同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编制管理条例,提请专家论证,完善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标准。

三是考官具备实践经验。学院着力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科研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学院成立访问工程师工作站,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参与考核工作,并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考核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课题,探寻“四新”成果,申请专利,积极推动考核结果向成果转化。

推进考核评价手段智能化

科技创新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教育数字化是时代趋势。高职院校要加快创新数字化教育,构建“数字”专业群,升级“智能、虚拟、数据”三大教研平台,为考核评价改革提升动力。

第一,“教、学、训、考、研、创”六位一体,打造智能演训平台。为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对抽象理论难以掌握、专业实习实训难以深入工程一线等棘手问题,学院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实训考核中的先导、保障作用,从平面、空间、时间、理念等方面,多维度立体化打造实体平台,依托手持终端控制、二维码自学、远程直播等多媒体手段,实现授课过程、施工过程的影像采集和远程直播,还原真实场景,解决教学与生产流程相脱节的难题。该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首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展评一等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第二,运用先进技术,搭建虚拟教学平台。学院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专业教学中,运用VR、AR等技术,借助软件开发平台,搭建虚拟场景,将实训场所由传统的物理空间拓展到虚拟现实空间,借助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利用体感交互功能,模拟生产一线的施工环境,辅助教学工作和考核任务,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实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有效性。

第三,深化校企合作,开发“产教兼备”的数据平台。学院依托教管一体化平台,为合作企业提供继续教育、转岗培训、技术研发等服务,同时链接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共享项目数据、工程台账,拓展专业资源库,及时分析教学、考评数据,做到科学评测、精准施教,开发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大数据”平台。

(作者金飞、方晓红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陈月萍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本文系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果)